document.write("
近日,甘肃豫中明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新建2000吨/年间苯二酚装置投产。同时,乌海时联环保等一批间苯二酚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。然而,疫情影响下,下游需求已经锐减。从规划产能来看,我国间苯二酚生产能力已严重超过市场需求。新产能陆续上马,间苯二酚会有过剩之虞吗?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。
产能全面过剩
'如果新装置全部开车,间苯二酚市场竞争将会十分激烈。不过,新项目的建设、投产也需要一个过程。'国内最大的间苯二酚生产企业——浙江龙盛的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据记者了解,目前我国间苯二酚主要生产企业有浙江龙盛、山东科盛、襄阳劲牛、九江常宇等,合计年产能约4.5万吨。此外,还有不少间苯二酚项目正在建设,这些项目普遍选址西部地区,如刚刚投产的明达化工,以及正在建设的乌海时联环保和四川联龙项目。
除国内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,国外产能也不容小觑。日本住友、印度阿图的间苯二酚产能占据着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;美国Indspec公司虽然2017年退出了间苯二酚市场,但其产能仍然存在。
也就是说,若上述装置全部建成投产,则全球间苯二酚总产能将接近9万吨/年,而正常年份全球间苯二酚市场需求量却只有5.5万吨/年左右,产能将严重大于需求。
下游需求锐减
一方面是间苯二酚的供给可能严重过剩,另一方面则是间苯二酚需求量锐减。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,下游需求严重萎缩。 '今年的销量明显不好,询单也少。'济南创世化工总经理严玲玲表示,受疫情影响,很多下游工厂开工延迟,对间苯二酚的需求量也在大幅下滑。
浙江龙盛间苯二酚产能、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,是全球间苯二酚主要供应商。一季报显示,其间苯二酚产量同比下降60%,销量同比下降18%.谈及产量和销量下滑的原因,浙江龙盛相关负责人表示,主要还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综合影响,具体表现在原料供应、市场需求、物流运输、环保升级等方面。
市场格局难变
疫情影响下,间苯二酚市场看似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。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?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间苯二酚产能一直处于寡头垄断状态,即使其他企业新上项目,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市场格局。
'间苯二酚生产的技术壁垒很高。正是因为安全、环保、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难度大,全世界的间苯二酚主要供应商至今也屈指可数。'该业内人士表示,国内企业由于生产技术和环保处理手段等原因,大多难以进行连续化、规模化生产。目前,无论是间苯二酚,还是水解法间苯二酚的原料间苯二胺,核心供应商都是浙江龙盛。特别是高纯度间苯二酚,浙江龙盛开发的水解法连续工艺可使产品纯度达到99.99%,实现了在高端领域对日本产品的替代。
'比起间苯二酚,上游原料间苯二胺的技术门槛更高。部分采用水解法的企业,由于自身无法生产原料间苯二胺,成本控制能力较弱。所以,间苯二酚市场供应看似正在走向严重过剩,价格出现下行,但实际上主要生产商并未受到重挫。'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说。